查看原文
其他

当代独立女性,是不是被消费主义收割的韭菜?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书单 Author 书单君



推荐

作者:书单君

来源:书单(ID:BookSelection

编辑:星野



社长说

你越疯狂买买买,越像一颗大韭菜!



● ● 

当代独立女性,是不是被消费主义收割的韭菜?


物质丰盛的时代,谁还不是颗韭菜


前几天,书单君在知乎上刷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:


当今独立女性是不是在被消费主义当做韭菜收割?


双十一后看到这个问题,想必你别有一番滋味吧?


题主说,如今有种风潮,要求女性必须打扮自己,有各种色号的口红,买各种奢侈品包包。不然维持不了自己精致女孩的人设。女性追求名牌,追求消费,这样真的有必要吗?


这个问题乍看没什么,但仔细品品,就能发现奇怪之处,毕竟女生花钱买口红包包的同时,男生也在氪金打游戏,买机械键盘、篮球鞋啊。


难道男性就不被收割了吗,物质丰盛的时代,谁还不是棵韭菜呢。



说到消费主义,人们总是把这个概念跟“爱慕虚荣”、“交智商税”联系在一起,难道被割的韭菜们不是肤浅,就是愚蠢吗?


清醒一点,如今我国90后人均负债12万,年轻人举债度日已经够惨的了,为什么还要被大众当成是傻子?

更何况很多人花钱,并不定是为了变美丽帅气、高贵优雅,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,享受更舒适的生活,变得有个性、懂生活、爱家庭......

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难道一切都只是个体的欲望在作祟?

今天,书单君想与大家郑重分享这本名为《消费社会》的社会学经典,作者是现代社会思想大师让·鲍德里亚,在这本书里,他将消费场中的真实面目扒了个底朝天。


在他眼中,物欲横流的时代,很多消费不再是单纯的购买行为,更像是一场“诱奸”。


读完此书,再次打开淘宝、小红书和大众点评的时候,或许你的心境会大不相同。



被符号占领的世界


你在购物时,是不是越来越有种被“牵着鼻子走”的感觉?

很多时候,我们并不是主动地开始迷上某种商品。

就拿喝奶茶这件事来说,以前我喝的是三块钱的香飘飘奶茶,但近两年不一样了,我在奶茶上的花费直线飙升。

因为网红奶茶层出不穷,虽然都叫着差不多的名字,但每家店的出品,都有不同的“魅力”,每出一种我就被种草,想买来尝尝。

这种欲望真的很难克制,毕竟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就冒出一家新的网红奶茶店,在家躺着刷会手机,奶茶就像在微博上买了包年热搜一样。

结果就是,我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这种饮料了......

那么,究竟是什么在驱动我购买奶茶呢?

我想,除了惊人的糖分之外,大约就是商家的营销和“肥宅快乐水”这股年轻人的风潮了吧。


就像很多人说的,奶茶好像真的赋予了我“快乐”。可是没有它之前,我其实也挺快乐啊。

告别了电视时代,“捧在手心里的感觉”“销量绕地球连起来一圈”的广告再洗脑,最终敌不过社交网络上“肥宅快乐水”和“网红商品打卡”的营销。

高中的时候,我们都在政治课本上学过商品的属性——价值和使用价值。


但如今商品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,让·鲍德里亚说,要想成为消费的对象,物品必须成为符号。


在高度发达商业社会,与其说我们被商品包围,不如说我们被“符号”包围——

买了这款包,你就会被大家看作是精致女人;
买了这双篮球鞋,你就能跻身潮人,变成酷盖;
用了这瓶面霜,你就能像广告片里的女明星一样,无惧年龄,自信美丽;
买了这家小众品牌,你也就拥有了个性的外表和有趣的灵魂;
买了这支电动牙刷,你就离品质生活又靠近了一步;

买了这个小区的房,你就跨入了上流社会;

......

《消费社会》里说,这就好似一条链子,一个几乎无法分离的整体,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,而是一串意义,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,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。



即便我们没有消费这些商品的欲望,生产者和销售者,也会为我们制造一种假象:是商品让人变的高尚、明智、儒雅、独立、美好,是商品让人获得赞美、幸福、尊严、自由......

这便是消费的“动人”之处,“商品”已经退场,“符号”占领了整个世界。
 

你还需要成为“真正的你”吗?


当然会有人说,我有独立思考能力,才不会被“符号消费”的控制呢。

然而让·鲍德里亚却告诉我们,这种想法简直不要太天真了!

在消费中,追求所谓“自主”和“个性”根本就是一场幻觉,因为消费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生产符号的运作过程,借此实现身份识别,让消费者得到某种自以为是的“自由”或是“自我实现”的感觉。

换句话说,在这个物质丰盈的社会,我们是通过消费来解决“我是谁”这个问题的。



关于这一点,当下的各种圈层文化、标签文化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
前段时间。微博上有个颇受网友关注的Lolita圈视频。


Lolita是一种源自西方宫廷,发扬于日本原宿街头的服饰(萝莉装)文化,近几年在国内受到了不少年轻女孩追捧。


视频中,一个11岁的小女孩第一次买lo裙不小心买到了山寨的,当她和同学在街上玩时,就被两个女生对着脸拍着视频给拦下来了:“你这裙子是山(寨)的哦,你穿山(寨)的也好意思上街?”


尽管被拍的女孩不想理会她们,却还是遭到了那两个女生不依不饶地羞辱和讽刺。

正版和山寨的萝莉装究竟有何区别——与正品鞋和莆田鞋的区别一样。

显然,追求Lolita这种个性的文化,也是必须通过消费来实现的,不仅如此,其中还存在着一套基于消费的鄙视链。

广告里宣传“哪个家庭主妇不想拥有专为自己设计的厨房”?于是乎,每个主妇都拥有了专门为她们设计的一样的吸油烟机;“哪个'独立女性'不想拥有专为自己设计的包包”;于是乎,每个"独立女性"都拥有了一模一样的“定制包”。



同样,Lo娘穿萝莉装的逻辑,其实与“家庭主妇”和“独立女性”,并没有多大区别。


关于在消费中追求个性,让·鲍德里亚在书中写道:

这种个性化,是非常虚伪的。它把人拽到了这个符号们合谋的世界,然后消除掉每个人的差异,让人们同质化后,开启了区分鉴定统治的一种工业化垄断性集中。

我们追求的“个性”,只不过是某种符号罢了。

其实每个人对于他人,本来都是截然不同的个体,假如你是你自己,你还需要成为“真正的你“吗?

实际上,谁都不知道自己将如何被同化,可能是实用的“理性消费”,可能是精神重于物质的“知识付费”,也可能是环保的“绿色消费”......

即便你决定什么都不买,奉行极简主义,也会有一系列“断舍离”、“Less is more”这样的消费符号在等着你。

在消费社会中追求个性,是一种虚妄,消费塑造着个性,但究其根本又在泯灭着差异。

 这是一场游戏,但我们却不是玩家


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?

在阐述让·鲍德里亚的“大道理”之前,书单君想分享一个我最近的购物经历。

这两周北京气温骤降,有天晚上书单君坐在家中瑟瑟发抖,就点开淘宝想买套厚实的家居服,谁知一逛就是一个多小时。
  
真不是我有多爱逛淘宝,而是在我用二十分钟成功下单了一套家具服后,淘宝又给我推荐了“你可能还喜欢”的商品。
    
这些推荐简直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,精准地拿捏住了我对家居服的审美偏好,让我忽然觉得有必要再买一套以备换洗。

于是,在我又下单了一套家居服之后,又鬼使神差地开始刷起了棉拖鞋 、沙发毯、毛绒保暖床套......

其实我并不需要这些商品,但不知道为什么,就是停不下来,中蛊一般地遨游在家居商品中。

直到提醒我睡觉的闹铃响了,才猛然惊觉,放下手机。


在消费的过程中,我真有自由的意志和清醒的意识吗?或许,我的决策都是生产厂商+明星广告+营销策略+大数据推送引导的结果。

在《消费社会》中,让·鲍德里亚的一段话令我不寒而栗:


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?什么都不代表。他能成为什么?一切,或者几乎是一切。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,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。


如果把消费比做一场象棋游戏,过去我们天真地以为自己是玩家之一,却没想到自己其实只是枚棋子。


这也就解释了,为什么“消费主义”像是一场集体癔症一样,笼罩着人们,一边享受着物质的丰饶,一边被收割。


因为在消费中有太多虚假的意义和价值,和我们自以为的自由。可以说,《消费社会》揭示了工业社会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。


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境遇都一样,比如,你见过哪个富翁为自己身陷消费主义而苦恼吗?不存在的,被收割的痛苦专属于穷人。


是的,苦大仇深得很,光是揭露,没提出一点儿解决的办法,读完之后让人清醒得有些绝望。

所以,同样是被割,如何才能当一个快乐的韭菜,好好活着呢?

书单君给你三个建议吧。

一个是行动战胜法:挣钱都来不及,苦恼什么消费啊,你要先有赚钱的能力,再有花钱的本事。

一个是自我开解法:人生短暂,既然都要被割,成为风口上的猪,其实也挺快乐的。

还有一个是精神战胜法:

首先,看到那一长串订单的时候,你其实不必愧疚的,因为这事儿不能全怪你。


其次你要明白,虽然你在这个世界被符号所包围,但你不是一个符号。


你就是你,包包和篮球鞋都改变不了。

●  

1

 你可能会喜欢:

压力大的时候,为啥控制不住想买买买?

大姨妈时期,女性更爱买东西?

为什么那些“精致”生活只存在于朋友圈?



社会学了没

泛社会兴趣社区

理解社会 探索自我


微信 ID: socialor

合作请加微信:isocialor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